根据税政司最新发布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通知,自 2024年12月1日起,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包括取消出口退税及下调出口退税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出口计划,以规避潜在影响。

一、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二、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本公告所列产品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
这一政策的颁布对以上相关行业的出口企业无疑是重大利空。退税取消或减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极有可能会让企业的出口订单出现亏损。
新规发布突然,国内相关行业竞争环境更卷,企业出海步伐加快。相关行业的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才能尽可能减少损失?
有出海计划的企业,在考虑加快境外公司落地的同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抢在政策实施前完成出口:企业可尽快安排相关商品的出口,确保在 2024年12月1日前完成申报,享受现有退税政策。针对铝材、铜材等取消退税的商品,企业可评估出口的性价比,适时调整产品出口方向或转向内销市场。对受影响的商品重新核算出口成本,并适时调整定价以维持利润率。税务政策变动可能引发上下游产业链连锁反应,企业需保持与税务机关、行业协会的沟通,及时获取政策解读。针对退税调整带来的冲击,企业可以关注地方政府可能出台的相关补贴政策,寻求支持。企业千万不要试图改变出口的商品编码,去保全企业的出口退税额,此操作存在极大的风险。出海前,企业必须对目标市场实地进行深入的调研,这包括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法规、行业竞争形势等。
在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出海战略规划,因地制宜,要完成市场定位、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制定产品和营销策略。最好建立本土化的团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合规性是企业出海跨出的第一步,企业在目的国设立公司,在出海规划期间务必了解清楚境内外合规流程、要求,落地过程务必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公司成功设立,顺利、合规、安全运营。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立足,必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当地的标准和要求。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产品标准和认证要求,如ISO认证、CE认证、UL认证等。企业应积极申请相关的认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跨文化沟通与管理是决定企业出海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管理冲突等问题,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团队凝聚力。企业可以考虑招聘具有跨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组建跨文化管理团队。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适应能力。
